您现在的位置是:新闻先锋网 > 娱乐

“羌年”从“急需保护的非遗名录”转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新闻先锋网2025-04-05 00:31:34【娱乐】17人已围观

简介

正在巴拉圭亚松森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北京时间12月5日晚通过评审,决定将“羌年”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9年,“羌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

正在巴拉圭亚松森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北京时间12月5日晚通过评审,决定将“羌年”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9年,“羌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羌年是羌族一年一度的传统新年,在羌语中称“日麦节”或“日美吉”,意为“羌历新年”、“过小年”和“丰收节”。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相关活动通常持续三至五天。在此期间,羌族民众举寨团聚、祭天祭祖、祈福驱秽、庆祝丰收。该遗产项目是集民间信俗、口头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实践,也是承载着羌族民众社会实践、生活经验、传统知识和伦理规范的文化空间。羌族民众通过参与节庆活动表达对日月山川和自然万物的尊重,维系着自身与祖先和乡土的历史记忆和情感归属。绵阳北川羌族自治县作为羌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一直以来高度重视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通过举办各种羌年庆祝活动、建设非遗传承基地、培养非遗传承人等多种方式,确保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这些措施不仅让羌年这一古老的传统习俗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也让更多的游客和民众有机会了解和体验羌族文化的独特魅力。1986年十月初一,“首届在京羌族同胞‘羌历年’庆祝大会”举行后。北川从1991年开始,坚持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开展庆祝活动,已经成为北川的一大文化品牌。此次,“羌年”的成功转入,再次证明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羌年”作为羌族文化的瑰宝,将持续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恢复少数民族文化生态等发挥积极作用。同时,“羌年”也将成为羌族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交流和沟通的桥梁,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发展‌。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来源:北川融媒体中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很赞哦!(0)